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三晋之窗 > 三晋史话 >信息页

忻州历史上的“扶贫”

信息来源:山西日报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02-03 15:14    被阅览数:

我国从古就有“济危扶困,怜孤恤贫,救助弱善”的优良传统,自古到今,从未停息。既然如此,在我国历史上的政府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救助弱势的?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来说,历史上政府是如何进行“扶贫”的?经研究历史,略知一二,现以忻州为例说明,以窥全貌。

山西忻州,古属冀州,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,礼仪道德,诗书文艺,源远流长,故有“文跻九原,雅出秀容”之美誉。

据《忻州直隶州志·上》记载,在清雍正年间,为救助孤弱贫困者,忻州在城西门内,也就是现在的秀容书院旧址,建有“养济院”,定额收留孤贫10名,每名日给仓米一升(约相当于现在的1.2斤),一年给养济院谷59石(每石约120斤,59石是7080斤,谷碾成米后按照谷重60%计算),若遇闰月年,谷64石,由州衙常平仓支放,具体手续由专管仓库的县衙办理;除此之外,还要给这十人花布银共九两四钱四分。这是第一种扶贫救济方式。第二种方式就是建立“普济堂”。雍正二年(公元1724年)奉旨建立,在忻州南城门外,如今南关村这个地带,收养孤寡老病之人额员50名,所费由州衙支付,然而州衙经费有限,开支较多,不足以支付,于是州衙就为普济堂“圈地”,用“圈地”的租金及利息变现支付普济堂所费。

《忻州直隶州志·上》载:“普济堂向无经费,检查卷宗,有地二百七十九亩七分八厘八毫。又存库平银一千一百两,典当、绸缎两行生息(一分二厘行息)岁得利银一百五十八两四钱。地租可易银三十余两,租据两行皆有存案。额养老病贫民五十名,每月由吏目经理散放,所有租息年终应行报州查核(旧卷册籍系乾隆五十一年,交归吏目经管)。”从以上文字我们不难看出,普济堂有历年土地经营所得库存银1100两,年利息可得1584钱,再加之继续租地的收入30多两,两项合起来就是190两左右,依靠这些费用,维持50名老弱生活开销。第三种方式就是政府建有仓库,在忻州称“常平仓”,在忻州州衙门东,清康熙年间建有6座,共24间,后又建3座(时间不明,无考),共20间,还新建米仓2座,共4间。储谷定额3万石,到清光绪年间一直是1148间。常平仓主要就是储存谷米,用于支付“孤、贫、流、犯口粮”。光绪三、四两年,山西遭遇奇荒,忻州州衙奉文平粜赈济,动支仓谷10930余石。第四种方式就是由忻州州衙建立“义仓”,专备荒年使用。忻州“义仓”设于哪个朝代,无存考察,但《忻州直隶州志·上》有关于义仓的记载:“义仓城乡共7处,存储谷石;本城城隍庙旁,存谷五百一十余石;东乡双堡村存谷四十余石;又郭村存谷三百四十余石;西乡四六奇村存谷二百二十余石;又张村存谷二百四十余石;南乡白石村存谷一百四十余石;北乡东高后存谷四百四十余石。”以上各义仓俱设有仓长,经理其事。第五种方式是建立“义学”,对贫困学生读书进行扶助,相当于我们现在的“教育扶贫”。

《忻州直隶州志·上》载:“按义学旧志载,在城四乡各一,凡五区。康熙五十二年奉文建立,以教贫民之无力从师者,其束脩、薪水由官捐俸,按季资给。查义学,现城中有南北门两处,延师、束脩各三十千文,由书院生息拨给。其各处义学废于何时,无从稽考。”又载:“按忻口有义学一区,照国策创建文昌祠并建义学,置义田三十二亩,为膏火之资。乾隆五十九年,滹沱河涨溢,祠遂倒塌。后其裔孙赵云腾移修金山之麓,仍建义学,赵绍祖有文记其事。”从以上文字得知,在清康熙五十二年,忻州奉康熙旨意建五所义学,忻州城内和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乡各一处,贫困学生给老师的见面礼(束脩)及老师薪水由州衙负责,每年发放四次。到乾隆十二年,忻州城中有南北两处义学,其费用由秀容书院租地所生利息给付。而位于乡下的义学,也都一直坚持,乾隆五十九年忻州北乡(又叫金山乡)所建义学被水淹没,其原建该义学的曾孙赵云腾又在金山修建,可见忻州义学至少在清代前期和中期是一直延续的。第六种方式就是官员和绅士(忻州本地有钱人)出钱资助。我们现在称社会捐资。明成化年间,山东寿张人刘清莅临忻州任知州,善政不少。“曾遇岁荒,劝富人豁赈,得粟万石,镪千两,按户分给,菜色立起。”康熙七年,辽阳举人柯弼从浙江省汤溪县提拔到忻州任知州。他“阅城郭,历效圻,见有暴骨于沟涧沙砾中者。”也就是说他经过在忻州调研,发现有尸骨暴露于沙沟,于是自己捐俸一十五金,在忻州城北购地14.3亩,建设义冢,供贫弱孤寡者死后埋葬。明朝嘉靖年间,忻州富人范永澄赈济灾民,其时,忻境内遭遇荒年,老幼啼饥,流徙载道。他即出粟五百石救济灾民;然而灾民太多,这些还不足以赈济,他又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1000余石予以赈济,由是“枵者以果,病者以兴,荡析者以保聚。”清代道光进士、董村人刘视远家底殷实,辞官归隐后,适逢忻州在道光十三年遭遇荒灾,米价飞涨,穷苦百姓极度恐慌。危急时刻,他“籴谷万斛,平籴,市价遂平,邻村得免饿殍,里人称之。”(见忻州直隶州志·上),像这种“闻难必恤,见义必为”的先贤,忻州历史上还有好多,这里不一一列举。第七种方式就是申请上级减免,这当然必须是知州亲为。镶蓝旗人许嗣兴,康熙十八年担任忻州知州,十分留心民事,“耕获时必单骑履亩,劝民勤业。岁值大荒,民乏食,公详请赈济”。这说明许嗣兴见忻州遭遇饥荒,就写奏折向朝廷报告灾荒情况,请求减免,而从《忻州直隶州志·上》所载这段话更可以看出当时州衙对于贫困饥荒者的态度:“我国家轻徭薄敛,正供之外,毫无烦苛。历考从前军兴之际,虽库仓支绌,向不累及齐民。间有水旱偏灾,轻则缓征,重则豁免抚恤,不使一夫不得其所。”意思是忻州在重灾之年,就要申请皇帝豁免税粮,让每个人都能生活,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“在小康路上不能有一个掉队的!”第八种方式是建立“漏泽园”,后也叫“义冢”。对于孤寡老人死后无人安葬,按照民俗又不能暴尸荒野,这时候忻州州衙出资就建设“漏泽园”,专供埋葬那些无人安葬的死者。《忻州直隶州志·上》记载,忻州“漏泽园”有二,一治厉坛(今忻州城北关东)后,一北关外西;又载:义冢二,一在北关外,系前州牧戈捐俸置,用银十五两买生员张梦麟地十四亩三分。一在西门外,系前州牧戈(即知州戈济荣)捐俸置,用钱九十六千,又买州民李连壁、陈好孔地十亩六分九厘。

需要说明的是,明清之际忻州州官虽十分重视对贫弱者的救助,但他们扶贫的方式更在发展农业生产,增加老百姓收入渠道,用这种一劳永逸的比较长久的方式解决老百姓的贫困问题,而不仅仅在上述那几个方面。如忻州知州、明万历年间进士杨维岳深知“郡近边塞,地寒,物产稀少,民贫而吝,与省会雁门颇殊。”故他担任忻州知州后,先后开水渠三十五道,垦荒地五十余顷,大力发展忻州农业,增加老百姓收入。山东临清人、明进士王轩,来忻州后,曾号召开荒垦地,建立四座仓库,以备饥荒。清康熙年间忻州知州许嗣兴,十分注重民生,曾开渠筑堤,以御水患,沾利者数十村。以上这些事例说明,忻州明清之际知州,都十分重视利用发展经济的办法有效解决百姓贫困问题,这些有益的措施,也许直至现在对我们也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
张斯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