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委员履职 > 大会发言 >信息页

省政协委员郭颖:盘活存量资产 稳投资促增长

信息来源:山西政协网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01-14 17:30    被阅览数:

盘活存量资产 稳投资促增长

省政协委员 山西国元专业服务集团董事长 郭颖

 

盘活存量资产,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,“三重压力”仍然较大,要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,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,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。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都对落实扩大内需战略、扩大有效投资作了具体部署。通过政府投资、银行信贷、专项债、政策性金融、基金等扩大增量资金的潜力有限,必须积极盘活存量资产。通过市场化方式盘活交通、水利、能源、产业园区、仓储物流、市政设施等领域的闲置或低效存量资产,既能拓宽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的渠道,又能加快沉淀资金回收,还能有效补充增量资金的不足,对扩大有效投资、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具有重要意义。20225月国家出台了盘活存量资产的相关意见(国办发〔202219号),202212月我省出台了实施意见(晋政办发〔2022103号)。我们在调研和实操中发现优质资产不好找、产权不清晰、社会资本接盘意愿不高、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运作周期长、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。

为此建议:

一、全面清查资产,建立资产台账和储备项目清单

存量资产底数不明、权属不清、手续不完善等问题,直接影响盘活工作的效率。建议各级政府加快清查各领域资产权属、资产价值、债权债务、盈利能力等基本情况,并对立项、用地、环评等手续进行全面完善。在此基础上,积极筛选具有一定收益、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存量项目,分地区分领域建立存量资产台账,提出相应的盘活路径。

二、引入专业服务机构,参与项目筛选评估等工作

存量资产盘活实务涉及财务、法律、国有资产合规运作等问题,专业性和政策性强。建议专业机构提前介入存量资产盘活项目筛选,即在项目筛选阶段,政策性银行、评估机构、审计机构、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就以顾问等身份参与储备项目遴选,指出存在的问题,提出整改意见,对需要第三方定价的项目进行合理定价,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合规性,使存量资产尽快具备盘活条件。

三、选择高水平的社会合作方,提升资产管理运营能力

各级各领域有不少具备经营条件的优质资产,但往往“重建设、轻运营”,缺乏高水平管理团队,没有形成“投入-建设-运营-回报-再投入”的闭环管理和良性循环,持续经营前景不清晰,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大打折扣。因此,找到具备专业能力、管理能力、整合能力的资产或权益受让方,是保证存量资产盘活后持续盈利、提质增效的关键。建议各级政府在盘活存量资产时,优先选择优秀的合作方或受让方,充分论证盘活后的运营方案,保障并督促受让方做好运营管理。同时,可以让具备专业运营能力的城投平台公司参与存量资产盘活,进一步提升其业务规模与产业能力,带动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。

四、合理选择盘活模式,实现效用最大化

存量资产盘活可以通过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、产权交易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、资产证券化(ABS)、特许经营权等多种模式进行,各种盘活模式各有利弊。在实际操作中,产权交易方式因为使用难度低、适用领域广、回收资金快等原因,成为目前存量资产盘活的主要方式,但单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盘活效果。建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、资产规模与质量、盘活目标等,采取多模式并举的方式,甚至可以针对重点资产采取1种以上的盘活模式进行规划。特别是要尽快研究解决存量类PPP项目入库问题,进一步优化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机制,缩短运作周期,进一步优化资产证券化发行流程,明确定价标准,不断提高盘活效果。

五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,形成工作合力

盘活存量资产涉及发改、财政、国资、税务、人行、银保监、证监等多部门,建议建立协调机制,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衔接,协调解决共性问题。支持资产管理公司、国资运营公司等参与盘活存量资产,鼓励银行为回收资金投入的新项目提供融资支持,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。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展盘活试点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做法。组织行业管理部门、存量资产持有人和金融机构等开展业务培训,宣传典型案例,提高操作水平。